论长说短 |
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。 |
引物连类 |
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,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。 |
照葫芦画瓢 |
比喻照着样子模仿。 |
群龙无首 |
首:头;引申为领袖。一群龙没有领头的。比喻没有领头的;无从统一行动。 |
饮水思源 |
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薄暮冥冥 |
薄暮:傍晚;太阳落山的时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时天色昏暗。 |
闭关自守 |
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 |
慷慨悲歌 |
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 |
扬威耀武 |
见“扬威曜武”。 |
作乱犯上 |
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折臂三公 |
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尘外孤标 |
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悬石程书 |
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刀耕火种 |
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种子。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共商国是 |
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动魄惊心 |
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龙驭上宾 |
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羊质虎皮 |
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度德量力 |
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勤学苦练 |
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会少离多 |
相会少,别离多。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。 |
形影相随 |
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不合时宜 |
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祝哽祝噎 |
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 |
华不再扬 |
已开过的花,在一年里不会再开。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荡然无余 |
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轰轰烈烈 |
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