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疑不决 |
犹豫疑惑,不能决定。 |
浇风薄俗 |
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
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
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不得而知 |
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万里长城 |
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 |
过而能改 |
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顾影弄姿 |
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
诈奸不及 |
犹言十分奸诈。 |
己溺己饥 |
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妻儿老小 |
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 |
一鼻子灰 |
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不能自拔 |
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 |
死不开口 |
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指手划脚 |
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敢不承命 |
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黄耳传书 |
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龙争虎斗 |
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树欲静而风不止 |
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
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著手成春 |
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读书种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叫苦连天 |
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聪明才智 |
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散带衡门 |
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手不释书 |
犹手不释卷。 |
无稽之谈 |
稽:音机;查考;谈:话语;传言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 |
横七竖八 |
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