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天地,感鬼神 |
动:感动;感:感动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。 |
苦尽甘来 |
尽:终结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;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。 |
令人神往 |
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羡慕。 |
狐死首丘 |
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
草菅人命 |
菅:一种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杂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;随意加以摧残。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;任意残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晓以大义 |
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倒悬之危 |
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 |
算尽锱铢 |
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悬崖勒马 |
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
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藏形匿影 |
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 |
燕雀安知鸿鹄志 |
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 |
罄竹难书 |
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饭囊酒瓮 |
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羽旄之美 |
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。 |
马牛其风 |
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断织劝学 |
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扪心自问 |
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信口开河 |
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
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
雷大雨小 |
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汲汲顾影 |
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如火如荼 |
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人尽其才 |
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
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脸黄肌瘦 |
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
面如土色 |
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