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功宗德 |
指祖有功而宗有德。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。有开创之功,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。 |
催人泪下 |
催:催促,促使。形容事迹十分感人,使人不禁流下眼泪。 |
物美价廉 |
廉:便宜。东西价钱便宜,质量又好。 |
德重恩弘 |
重:崇高、深厚;弘:通“宏”,大。道德高尚,恩惠广大。形容普施恩德。 |
没颠没倒 |
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。 |
全科人儿 |
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都健在的人。 |
百川归海 |
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。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。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。 |
如履薄冰 |
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 |
沟满壕平 |
形容饱满。 |
视微知着 |
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
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触目皆是 |
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危急关头 |
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。 |
色中饿鬼 |
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团团转 |
回环旋转,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。 |
目不斜视 |
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 |
十恶不赦 |
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 |
款学寡闻 |
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不置可否 |
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冲锋陷阵 |
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一鼓作气 |
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通今达古 |
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龙驭上宾 |
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读书种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唇枪舌剑 |
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战战业业 |
戒慎畏惧貌。 |
升官发财 |
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绵里藏针 |
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