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丝益棼 |
整理蚕丝不找头绪;结果越整理越乱。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;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。棼:纷乱。 |
一门心思 |
一心一意。 |
嫁狗随狗 |
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。 |
以小见大 |
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;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 |
余波未平 |
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 |
雪兆丰年 |
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。 |
臭名远扬 |
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炙手可热 |
炙:烤。热得烫手。比喻气焰盛;权势大。 |
白日见鬼 |
大白天见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闲、冷落。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。 |
举善荐贤 |
贤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举推荐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悬崖勒马 |
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 |
进道若退 |
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弟子孩儿 |
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 |
缠绵悱恻 |
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分路扬镳 |
扬镳:指驱马前进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有目共睹 |
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国无宁日 |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黄耳传书 |
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
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将夺固与 |
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立竿见影 |
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知往鉴今 |
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
空腹高心 |
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不合时宜 |
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凌云之志 |
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鸡口牛后 |
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鹬蚌相争 |
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北斗之尊 |
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贵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