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énghuáng

城隍


拼音chéng huáng
注音ㄔㄥˊ ㄏㄨㄤˊ
词性名词

城隍

词语解释

城隍[ chéng huáng ]

⒈  护城河。

wall and moat;

⒉  道教指城池的守护神。

town god;

引证解释

⒈  城墙和护城河。

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上》:“时城隍未修,乃於 襄国 筑隔城重栅,设鄣以待之。”
宋 苏轼 《富郑公神道碑》:“南朝 违约塞 雁门,增塘水,治城隍,籍民兵,此何意也?”
或专指护城河。 《文选·班固〈两都赋〉序》:“京师修宫室,浚城隍,起苑囿,以备制度。”
李善 注:“城池无水曰隍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肥水》:“东侧有一湖。三春九夏,红荷覆水,引瀆城隍,水积成潭,谓之 东臺湖。”
或专指城墙。 《梁书·郑绍叔传》:“﹝ 高祖 ﹞令 植 登临城隍,周观府署。”

⒉  泛指城池。

唐 寒山 《诗》之一六七:“儂家暂下山,入到城隍里。”
宋 范仲淹 《书碑阴》:“刺史暨官属州人咸欲弃城奔于南山,公按剑作色曰:‘奈何去城隍,委府库。’”

⒊  守护城池的神。

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天子大蜡八。”
郑玄 注:“所祭有八神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水庸之属,在地益其稼穡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水庸七。”
后遂附会水庸为守护城池之神,称城隍。 《北齐书·慕容俨传》:“城中先有神祠一所,俗号城隍神,公私每有祈祷。”
宋 赵与时 《宾退录》卷八:“芜湖 城隍祠建于 吴 赤乌 二年, 高齐 慕容儼、梁 武陵王 祀城隍神,皆书于史,则又不独 唐 而已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二八回:“宝玉 下了马, 贾母 的轿刚至山门以内,见了本境城隍、土地各位泥塑圣像,便命住轿。”

国语辞典

城隍[ chéng huáng ]

⒈  城墙及护城河。泛指城池。

《晋书·卷一〇四·石勒载记上》:「时城隍未修,乃于襄国筑隔城垂栅,设鄣以待之。」
《全唐诗·卷八〇六·寒山诗》:「侬家暂下山,入到城隍里。」

⒉  守护城池的神。见《北齐书·卷二〇·慕容俨传》。历代多有奉祀,至明太祖始大行封赏,称祗以各府州县之名,严然为阴间王朝。职掌也扩大为护国安邦、调和风雨、剪凶 除恶,并管领死人亡魂等事,而官吏赴任,依例须至城隍庙前宣誓就职,以求庇佑,成为民间信仰的重心。而清明、中元和十月朔有城隍出巡,据说可保合境平安。

英语Shing Wong (deity in Chinese mythology)​

德语Chenghuang, Stadtgott, Schutzpatron der Stadt (Eig)​

法语Chenghuangye

分字解释


※ "城隍"的意思解释、城隍是什么意思由知识星宿-汉语知识在线查询专业必备工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