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灶之计的成语故事


减灶之计

拼音jiǎn zào zhī jì

基本解释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。

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入魏地为十万灶,明日为五万灶,又明日为三万灶。”


减灶之计的典故

战国时期,韩国受到魏国的攻击向齐国求救,齐王派田忌为大将,孙膑为军师率军进攻魏国都城大梁。魏军主帅庞涓急忙撤军救援。孙膑得知师兄庞涓撤军,就建议田忌采用减灶计来麻痹魏军。庞涓狂妄自大而轻敌,进入孙膑的包围圈被逼自杀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减灶之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与世长辞 汉 张衡《归田赋》:“追渔父以同嬉,超埃尘以遐逝,与世事乎常辞。”
归心如箭 清 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2回:“ 承长兄厚爱,本当领教,只是归心似箭,今日立刻就要行了。”
个人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用智铺谋 明·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二折:“韩元帅率领军卒,驱将校用智铺谋。”
知其不可而为之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路宿于石门。晨门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?’”
反面无情 明 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他也是一个君主,恐怕反面无情,那时节悔之晚矣!”
刀光剑影 南朝 梁 吴筠《战城南囚首》:“剑光挥夜电,马汗昼成泥。”又《边城将》:“刀含四尺影,剑抱七星文。”
折臂三公 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民不畏死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
专心一志 先秦 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,专心一志,思索熟察,加日县久,积善而不息,则通于神明,参于天地矣。”

描写四季的成语

十二生肖的成语